# 标准单元格式模板 ## 标准单元结构 ### 1. 功能概述 - [ ] **功能名称**:简洁描述测试的功能点 - [ ] **测试目的**:明确测试要达到的目标 - [ ] **前置条件**:测试开始前需要满足的条件 ### 2. 测试设计 - [ ] **设定参数**: - Tr(室内温度):具体数值 - Te(室外温度):具体数值 - Ts(设定温度):具体数值 - **对应阻值**: - Tr阻值:根据温度传感器阻值表查询 - Te阻值:根据温度传感器阻值表查询 - Ts阻值:根据温度传感器阻值表查询 - 其他相关参数 ### 3. 测试步骤 - [ ] **步骤1**:具体操作动作 - [ ] **步骤2**:观察或验证点 - [ ] **步骤3**:继续操作或检查 - [ ] **步骤N**:最终验证 ### 4. 预期结果 - [ ] **结果1**:具体期望现象 - [ ] **结果2**:具体期望数值 - [ ] **结果3**:具体期望状态 ### 5. 测试方法 - [ ] **验证方式**:如何验证结果(如:屏摄、参数读取、观察等) - [ ] **判断标准**:成功/失败的具体标准 ### 6. 相关文档 📖 [[相关功能文档链接]] --- ## 示例:除湿模式温度控制测试 ### 1. 功能概述 - [ ] **功能名称**:除湿模式温度控制策略 - [ ] **测试目的**:验证除湿模式下设定温度自动按Tr-2℃计算且不可人工调节 - [ ]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可进入除湿模式 ### 2. 测试设计 - [ ] **设定参数**: - Tr(室内温度):27℃ - Te(室外温度):30℃ - Ts(设定温度):自动计算为25℃(Tr-2℃) - **对应阻值**: - Tr阻值:9.14 kΩ(27℃中心阻值) - Te阻值:7.99 kΩ(30℃中心阻值) - Ts阻值:10.00 kΩ(25℃中心阻值) ### 3. 测试步骤 - [ ] **步骤1**:进入除湿模式 - [ ] **步骤2**:观察设定温度显示是否为25℃ - [ ] **步骤3**:尝试向上调节温度 - [ ] **步骤4**:尝试向下调节温度 - [ ] **步骤5**:改变Tr为24℃,观察Ts是否更新为22℃ - [ ] **步骤6**:验证Tr=24℃时对应阻值为9.56 kΩ,Ts=22℃时对应阻值为11.48 kΩ ### 4. 预期结果 - [ ] **结果1**:初始设定温度显示25℃ - [ ] **结果2**:向上调节温度无效,仍显示25℃ - [ ] **结果3**:向下调节温度无效,仍显示25℃ - [ ] **结果4**:Tr改变后,Ts自动更新为22℃ - [ ] **结果5**:温度传感器阻值变化符合NTC特性曲线 ### 5. 测试方法 - [ ] **验证方式**:屏摄记录、温度调节操作、参数读取、阻值测量 - [ ] **判断标准**:设定温度始终为Tr-2℃,人工调节无效,阻值变化符合温度传感器阻值表 ### 6. 相关文档 📖 [[运行模式/除湿模式#温度控制]] [[运行模式/除湿模式#运行参数]] [[基础配置/温度传感器阻值表]] --- ## 使用说明 1. **任务标记**:使用 `- [ ]` 进行任务标记,便于跟踪测试进度 2. **参数固定**:每个测试场景的Tr、Te、Ts等关键参数必须明确固定 3. **阻值对应**:根据温度传感器阻值表查询对应阻值,便于故障诊断和参数验证 4. **步骤清晰**:每个步骤都要具体可操作,避免模糊描述 5. **结果量化**:预期结果要具体可验证,避免主观判断 6. **文档链接**:使用正确的Obsidian链接语法引用相关文档 ## 温度-阻值查询参考 ### 常用温度点阻值速查 | 温度(℃) | 中心阻值(kΩ) | 应用场景 | |---------|-------------|----------| | 16 | 15.23 | 制冷下限 | | 20 | 12.60 | 标准室温 | | 25 | 10.00 | 标准温度 | | 27 | 9.14 | 常用测试 | | 30 | 7.99 | 制冷上限 | | 31 | 7.65 | 制冷上限 | > 💡 **提示**:完整阻值表请参考 [[基础配置/温度传感器阻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