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25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2025-08-25 10:01:28 +08:00
parent 33b727b680
commit f4adacb61d
45 changed files with 3642 additions and 2859 deletions

View File

@ -1,219 +1,219 @@
# 温度传感器阻值表
> [!info] 模块说明
> 本模块提供NTC热敏电阻的温度-阻值对应关系表,用于温度传感器检测、故障诊断和系统校准。
## 基本特性
### 传感器类型
- **类型**NTC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
- **温度范围**-40°C ~ 40°C
- **阻值范围**4.974 kΩ ~ 378.050 kΩ
- **精度等级**±4.36% ~ ±10.76%(根据温度范围)
### 工作原理
- **NTC特性**:温度升高,阻值降低
- **线性度**:在常用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度
- **响应时间**:快速响应温度变化
## 温度-阻值对应表
### 负温度范围 (-40°C ~ 0°C)
| 温度(℃) | 最小阻值(kΩ) | 中心阻值(kΩ) | 最大阻值(kΩ) | 偏差(%) | ΔT(℃) |
|---------|--------------|--------------|--------------|--------|-------|
| -40 | 341.02 | 378.05 | 418.74 | 10.76% | 1.51 |
| -39 | 318.82 | 352.96 | 390.41 | 10.61% | 1.50 |
| -38 | 298.21 | 329.70 | 364.18 | 10.46% | 1.49 |
| -37 | 279.07 | 308.12 | 330.89 | 10.31% | 1.48 |
| -36 | 261.29 | 288.10 | 317.37 | 10.16% | 1.47 |
| -35 | 244.75 | 269.51 | 296.50 | 10.01% | 1.46 |
| -34 | 229.37 | 252.23 | 277.13 | 9.87% | 1.45 |
| -33 | 215.06 | 236.18 | 259.15 | 9.72% | 1.44 |
| -32 | 201.73 | 221.25 | 242.45 | 9.58% | 1.43 |
| -31 | 189.31 | 207.36 | 226.94 | 9.44% | 1.42 |
| -30 | 177.74 | 194.47 | 212.61 | 9.30% | 1.41 |
| -29 | 166.97 | 182.45 | 199.41 | 9.16% | 1.40 |
| -28 | 156.94 | 171.25 | 187.29 | 9.02% | 1.39 |
| -27 | 147.62 | 160.83 | 176.13 | 8.88% | 1.38 |
| -26 | 138.96 | 151.16 | 165.89 | 8.74% | 1.37 |
| -25 | 130.92 | 142.20 | 156.54 | 8.60% | 1.36 |
| -24 | 123.47 | 133.92 | 148.04 | 8.46% | 1.35 |
| -23 | 116.56 | 126.28 | 140.36 | 8.32% | 1.34 |
| -22 | 110.17 | 119.25 | 133.38 | 8.18% | 1.33 |
| -21 | 102.69 | 111.09 | 120.07 | 8.08% | 1.31 |
| -20 | 96.82 | 104.61 | 112.93 | 7.95% | 1.29 |
| -19 | 91.31 | 98.55 | 106.25 | 7.82% | 1.28 |
| -18 | 86.16 | 92.87 | 100.02 | 7.69% | 1.27 |
| -17 | 81.32 | 87.56 | 94.18 | 7.57% | 1.26 |
| -16 | 76.79 | 82.58 | 88.73 | 7.44% | 1.25 |
| -15 | 72.54 | 77.92 | 83.62 | 7.32% | 1.23 |
| -14 | 68.55 | 73.54 | 78.83 | 7.19% | 1.22 |
| -13 | 64.80 | 69.44 | 74.35 | 7.07% | 1.21 |
| -12 | 61.28 | 65.59 | 70.15 | 6.95% | 1.20 |
| -11 | 57.97 | 61.98 | 66.21 | 6.83% | 1.18 |
| -10 | 54.86 | 58.59 | 62.52 | 6.71% | 1.17 |
| -9 | 51.93 | 55.40 | 59.05 | 6.59% | 1.16 |
| -8 | 49.18 | 52.41 | 55.80 | 6.47% | 1.15 |
| -7 | 46.59 | 49.59 | 52.74 | 6.35% | 1.13 |
| -6 | 44.15 | 46.94 | 49.87 | 6.24% | 1.12 |
| -5 | 41.85 | 44.45 | 47.17 | 6.12% | 1.11 |
| -4 | 39.69 | 42.11 | 44.63 | 6.00% | 1.09 |
| -3 | 37.65 | 39.90 | 42.25 | 5.89% | 1.08 |
| -2 | 35.72 | 37.82 | 40.00 | 5.78% | 1.07 |
| -1 | 33.91 | 35.86 | 37.89 | 5.66% | 1.05 |
| 0 | 32.195 | 34.013 | 35.902 | 5.55% | 1.04 |
### 正温度范围 (1°C ~ 40°C)
| 温度(℃) | 最小阻值(kΩ) | 中心阻值(kΩ) | 最大阻值(kΩ) | 偏差(%) | ΔT(℃) |
|---------|--------------|--------------|--------------|--------|-------|
| 1 | 30.579 | 32.272 | 34.029 | 5.44% | 1.03 |
| 2 | 29.05 | 30.63 | 32.26 | 5.33% | 1.01 |
| 3 | 27.61 | 29.08 | 30.60 | 5.22% | 1.00 |
| 4 | 26.25 | 27.62 | 29.03 | 5.11% | 0.98 |
| 5 | 24.97 | 26.24 | 27.55 | 5.01% | 0.97 |
| 6 | 23.75 | 24.93 | 26.16 | 4.90% | 0.95 |
| 7 | 22.60 | 23.70 | 24.84 | 4.79% | 0.94 |
| 8 | 21.51 | 22.54 | 23.60 | 4.69% | 0.92 |
| 9 | 20.48 | 21.44 | 22.42 | 4.58% | 0.91 |
| 10 | 19.51 | 20.40 | 21.31 | 4.48% | 0.90 |
| 11 | 18.60 | 19.42 | 20.25 | 4.38% | 0.89 |
| 12 | 17.73 | 18.50 | 19.28 | 4.28% | 0.88 |
| 13 | 16.90 | 17.62 | 18.35 | 4.18% | 0.87 |
| 14 | 16.11 | 16.78 | 17.46 | 4.08% | 0.86 |
| 15 | 15.36 | 15.98 | 16.61 | 3.98% | 0.85 |
| 16 | 14.65 | 15.23 | 15.82 | 3.88% | 0.84 |
| 17 | 13.98 | 14.52 | 15.07 | 3.78% | 0.83 |
| 18 | 13.34 | 13.85 | 14.37 | 3.68% | 0.82 |
| 19 | 12.74 | 13.22 | 13.71 | 3.58% | 0.81 |
| 20 | 12.16 | 12.60 | 13.03 | 3.48% | 0.74 |
| 21 | 11.62 | 12.02 | 12.43 | 3.38% | 0.72 |
| 22 | 11.10 | 11.48 | 11.85 | 3.28% | 0.71 |
| 23 | 10.61 | 10.96 | 11.31 | 3.19% | 0.69 |
| 24 | 10.14 | 10.47 | 10.79 | 3.09% | 0.68 |
| 25 | 9.70 | 10.00 | 10.30 | 3.00% | 0.68 |
| 26 | 9.26 | 9.56 | 9.85 | 3.09% | 0.68 |
| 27 | 8.85 | 9.14 | 9.43 | 3.19% | 0.71 |
| 28 | 8.45 | 8.73 | 9.02 | 3.28% | 0.73 |
| 29 | 8.07 | 8.35 | 8.63 | 3.37% | 0.76 |
| 30 | 7.72 | 7.99 | 8.27 | 3.46% | 0.78 |
| 31 | 7.38 | 7.65 | 7.92 | 3.55% | 0.81 |
| 32 | 7.05 | 7.32 | 7.58 | 3.65% | 0.84 |
| 33 | 6.75 | 7.01 | 7.27 | 3.74% | 0.86 |
| 34 | 6.45 | 6.71 | 6.96 | 3.83% | 0.89 |
| 35 | 6.18 | 6.42 | 6.68 | 3.92% | 0.91 |
| 36 | 5.91 | 6.15 | 6.40 | 4.00% | 0.94 |
| 37 | 5.66 | 5.90 | 6.14 | 4.09% | 0.97 |
| 38 | 5.42 | 5.65 | 5.89 | 4.18% | 0.99 |
| 39 | 5.19 | 5.42 | 5.65 | 4.27% | 1.02 |
| 40 | 4.974 | 5.195 | 5.422 | 4.36% | 1.05 |
> 注:本表数据基于图片中的准确测量值,温度范围为-40°C至40°C。
## 关键温度点阻值
### 常用温度点
| 温度点 | 中心阻值(kΩ) | 应用场景 |
|--------|-------------|----------|
| -10°C | 58.59 | 低温保护 |
| 0°C | 34.013 | 结霜检测 |
| 16°C | 15.23 | 制冷下限 |
| 25°C | 10.00 | 室温标准 |
| 31°C | 7.65 | 制冷上限 |
| 40°C | 5.195 | 电加热控制 |
### 故障诊断参考值
| 故障类型 | 阻值范围 | 对应温度 | 判断标准 |
|----------|----------|----------|----------|
| 开路故障 | >500 kΩ | < -50°C | 阻值过高 |
| 短路故障 | <1 | >150°C | 阻值过低 |
| 传感器老化 | 超出偏差范围 | - | 阻值异常 |
## 测试方法
### 1. 阻值测量
- **测量工具**:万用表(电阻档)
- **测量条件**常温25°C ±2°C
- **测量精度**±0.1 kΩ
### 2. 温度验证
- **验证工具**:恒温箱、标准温度计
- **验证点**0°C、25°C、50°C
- **允许偏差**±2°C
### 3. 故障检测流程
#### 步骤1外观检查
- [ ] 检查传感器外观是否完好
- [ ] 检查连接线是否松动
- [ ] 检查插头是否氧化
#### 步骤2阻值测量
- [ ] 断开电源,测量传感器阻值
- [ ] 记录测量值并与标准值对比
- [ ] 判断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 步骤3温度验证
- [ ] 将传感器置于已知温度环境
- [ ] 测量阻值并计算对应温度
- [ ] 验证温度计算值与实际温度的一致性
#### 步骤4动态测试
- [ ] 快速改变环境温度
- [ ] 观察阻值变化响应时间
- [ ] 验证响应时间是否正常(<30秒
## 应用场景
### 1. 室内温度检测
- **传感器位置**室内机回风口
- **检测范围**16°C ~ 31°C
- **精度要求**:±1°C
### 2. 盘管温度检测
- **传感器位置**蒸发器/冷凝器盘管
- **检测范围**-10°C ~ 40°C
- **精度要求**:±2°C
### 3. 室外温度检测
- **传感器位置**室外机
- **检测范围**-40°C ~ 40°C
- **精度要求**:±2°C
### 4. 电加热控制
- **传感器位置**电加热器附近
- **检测范围**20°C ~ 40°C
- **精度要求**:±1°C
## 维护建议
### 1. 定期检查
- **检查周期**每年一次
- **检查项目**阻值测量温度验证
- **记录要求**建立传感器档案
### 2. 更换标准
- **阻值偏差**超出标准值±10%
- **响应时间**超过30秒
- **外观损坏**明显物理损伤
### 3. 校准方法
- **校准工具**标准温度计恒温箱
- **校准点**0°C25°C40°C
- **校准周期**每2年一次
---
## 🔗 相关链接
- [[月兔直流变频内机功能说明书|返回主目录]]
- [[基础配置/基本功能概述|基本功能概述]]
- [[检测与维护/故障处理|故障处理]]
---
> [!tip] 使用提示
> - 测量前确保传感器处于稳定温度环境
> - 阻值测量时避免人体接触影响
> - 故障诊断时结合系统运行状态综合判断
# 温度传感器阻值表
> [!info] 模块说明
> 本模块提供NTC热敏电阻的温度-阻值对应关系表,用于温度传感器检测、故障诊断和系统校准。
## 基本特性
### 传感器类型
- **类型**NTC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
- **温度范围**-40°C ~ 40°C
- **阻值范围**4.974 kΩ ~ 378.050 kΩ
- **精度等级**±4.36% ~ ±10.76%(根据温度范围)
### 工作原理
- **NTC特性**:温度升高,阻值降低
- **线性度**:在常用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度
- **响应时间**:快速响应温度变化
## 温度-阻值对应表
### 负温度范围 (-40°C ~ 0°C)
| 温度(℃) | 最小阻值(kΩ) | 中心阻值(kΩ) | 最大阻值(kΩ) | 偏差(%) | ΔT(℃) |
|---------|--------------|--------------|--------------|--------|-------|
| -40 | 341.02 | 378.05 | 418.74 | 10.76% | 1.51 |
| -39 | 318.82 | 352.96 | 390.41 | 10.61% | 1.50 |
| -38 | 298.21 | 329.70 | 364.18 | 10.46% | 1.49 |
| -37 | 279.07 | 308.12 | 330.89 | 10.31% | 1.48 |
| -36 | 261.29 | 288.10 | 317.37 | 10.16% | 1.47 |
| -35 | 244.75 | 269.51 | 296.50 | 10.01% | 1.46 |
| -34 | 229.37 | 252.23 | 277.13 | 9.87% | 1.45 |
| -33 | 215.06 | 236.18 | 259.15 | 9.72% | 1.44 |
| -32 | 201.73 | 221.25 | 242.45 | 9.58% | 1.43 |
| -31 | 189.31 | 207.36 | 226.94 | 9.44% | 1.42 |
| -30 | 177.74 | 194.47 | 212.61 | 9.30% | 1.41 |
| -29 | 166.97 | 182.45 | 199.41 | 9.16% | 1.40 |
| -28 | 156.94 | 171.25 | 187.29 | 9.02% | 1.39 |
| -27 | 147.62 | 160.83 | 176.13 | 8.88% | 1.38 |
| -26 | 138.96 | 151.16 | 165.89 | 8.74% | 1.37 |
| -25 | 130.92 | 142.20 | 156.54 | 8.60% | 1.36 |
| -24 | 123.47 | 133.92 | 148.04 | 8.46% | 1.35 |
| -23 | 116.56 | 126.28 | 140.36 | 8.32% | 1.34 |
| -22 | 110.17 | 119.25 | 133.38 | 8.18% | 1.33 |
| -21 | 102.69 | 111.09 | 120.07 | 8.08% | 1.31 |
| -20 | 96.82 | 104.61 | 112.93 | 7.95% | 1.29 |
| -19 | 91.31 | 98.55 | 106.25 | 7.82% | 1.28 |
| -18 | 86.16 | 92.87 | 100.02 | 7.69% | 1.27 |
| -17 | 81.32 | 87.56 | 94.18 | 7.57% | 1.26 |
| -16 | 76.79 | 82.58 | 88.73 | 7.44% | 1.25 |
| -15 | 72.54 | 77.92 | 83.62 | 7.32% | 1.23 |
| -14 | 68.55 | 73.54 | 78.83 | 7.19% | 1.22 |
| -13 | 64.80 | 69.44 | 74.35 | 7.07% | 1.21 |
| -12 | 61.28 | 65.59 | 70.15 | 6.95% | 1.20 |
| -11 | 57.97 | 61.98 | 66.21 | 6.83% | 1.18 |
| -10 | 54.86 | 58.59 | 62.52 | 6.71% | 1.17 |
| -9 | 51.93 | 55.40 | 59.05 | 6.59% | 1.16 |
| -8 | 49.18 | 52.41 | 55.80 | 6.47% | 1.15 |
| -7 | 46.59 | 49.59 | 52.74 | 6.35% | 1.13 |
| -6 | 44.15 | 46.94 | 49.87 | 6.24% | 1.12 |
| -5 | 41.85 | 44.45 | 47.17 | 6.12% | 1.11 |
| -4 | 39.69 | 42.11 | 44.63 | 6.00% | 1.09 |
| -3 | 37.65 | 39.90 | 42.25 | 5.89% | 1.08 |
| -2 | 35.72 | 37.82 | 40.00 | 5.78% | 1.07 |
| -1 | 33.91 | 35.86 | 37.89 | 5.66% | 1.05 |
| 0 | 32.195 | 34.013 | 35.902 | 5.55% | 1.04 |
### 正温度范围 (1°C ~ 40°C)
| 温度(℃) | 最小阻值(kΩ) | 中心阻值(kΩ) | 最大阻值(kΩ) | 偏差(%) | ΔT(℃) |
|---------|--------------|--------------|--------------|--------|-------|
| 1 | 30.579 | 32.272 | 34.029 | 5.44% | 1.03 |
| 2 | 29.05 | 30.63 | 32.26 | 5.33% | 1.01 |
| 3 | 27.61 | 29.08 | 30.60 | 5.22% | 1.00 |
| 4 | 26.25 | 27.62 | 29.03 | 5.11% | 0.98 |
| 5 | 24.97 | 26.24 | 27.55 | 5.01% | 0.97 |
| 6 | 23.75 | 24.93 | 26.16 | 4.90% | 0.95 |
| 7 | 22.60 | 23.70 | 24.84 | 4.79% | 0.94 |
| 8 | 21.51 | 22.54 | 23.60 | 4.69% | 0.92 |
| 9 | 20.48 | 21.44 | 22.42 | 4.58% | 0.91 |
| 10 | 19.51 | 20.40 | 21.31 | 4.48% | 0.90 |
| 11 | 18.60 | 19.42 | 20.25 | 4.38% | 0.89 |
| 12 | 17.73 | 18.50 | 19.28 | 4.28% | 0.88 |
| 13 | 16.90 | 17.62 | 18.35 | 4.18% | 0.87 |
| 14 | 16.11 | 16.78 | 17.46 | 4.08% | 0.86 |
| 15 | 15.36 | 15.98 | 16.61 | 3.98% | 0.85 |
| 16 | 14.65 | 15.23 | 15.82 | 3.88% | 0.84 |
| 17 | 13.98 | 14.52 | 15.07 | 3.78% | 0.83 |
| 18 | 13.34 | 13.85 | 14.37 | 3.68% | 0.82 |
| 19 | 12.74 | 13.22 | 13.71 | 3.58% | 0.81 |
| 20 | 12.16 | 12.60 | 13.03 | 3.48% | 0.74 |
| 21 | 11.62 | 12.02 | 12.43 | 3.38% | 0.72 |
| 22 | 11.10 | 11.48 | 11.85 | 3.28% | 0.71 |
| 23 | 10.61 | 10.96 | 11.31 | 3.19% | 0.69 |
| 24 | 10.14 | 10.47 | 10.79 | 3.09% | 0.68 |
| 25 | 9.70 | 10.00 | 10.30 | 3.00% | 0.68 |
| 26 | 9.26 | 9.56 | 9.85 | 3.09% | 0.68 |
| 27 | 8.85 | 9.14 | 9.43 | 3.19% | 0.71 |
| 28 | 8.45 | 8.73 | 9.02 | 3.28% | 0.73 |
| 29 | 8.07 | 8.35 | 8.63 | 3.37% | 0.76 |
| 30 | 7.72 | 7.99 | 8.27 | 3.46% | 0.78 |
| 31 | 7.38 | 7.65 | 7.92 | 3.55% | 0.81 |
| 32 | 7.05 | 7.32 | 7.58 | 3.65% | 0.84 |
| 33 | 6.75 | 7.01 | 7.27 | 3.74% | 0.86 |
| 34 | 6.45 | 6.71 | 6.96 | 3.83% | 0.89 |
| 35 | 6.18 | 6.42 | 6.68 | 3.92% | 0.91 |
| 36 | 5.91 | 6.15 | 6.40 | 4.00% | 0.94 |
| 37 | 5.66 | 5.90 | 6.14 | 4.09% | 0.97 |
| 38 | 5.42 | 5.65 | 5.89 | 4.18% | 0.99 |
| 39 | 5.19 | 5.42 | 5.65 | 4.27% | 1.02 |
| 40 | 4.974 | 5.195 | 5.422 | 4.36% | 1.05 |
> 注:本表数据基于图片中的准确测量值,温度范围为-40°C至40°C。
## 关键温度点阻值
### 常用温度点
| 温度点 | 中心阻值(kΩ) | 应用场景 |
|--------|-------------|----------|
| -10°C | 58.59 | 低温保护 |
| 0°C | 34.013 | 结霜检测 |
| 16°C | 15.23 | 制冷下限 |
| 25°C | 10.00 | 室温标准 |
| 31°C | 7.65 | 制冷上限 |
| 40°C | 5.195 | 电加热控制 |
### 故障诊断参考值
| 故障类型 | 阻值范围 | 对应温度 | 判断标准 |
|----------|----------|----------|----------|
| 开路故障 | >500 kΩ | < -50°C | 阻值过高 |
| 短路故障 | <1 | >150°C | 阻值过低 |
| 传感器老化 | 超出偏差范围 | - | 阻值异常 |
## 测试方法
### 1. 阻值测量
- **测量工具**:万用表(电阻档)
- **测量条件**常温25°C ±2°C
- **测量精度**±0.1 kΩ
### 2. 温度验证
- **验证工具**:恒温箱、标准温度计
- **验证点**0°C、25°C、50°C
- **允许偏差**±2°C
### 3. 故障检测流程
#### 步骤1外观检查
- [ ] 检查传感器外观是否完好
- [ ] 检查连接线是否松动
- [ ] 检查插头是否氧化
#### 步骤2阻值测量
- [ ] 断开电源,测量传感器阻值
- [ ] 记录测量值并与标准值对比
- [ ] 判断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 步骤3温度验证
- [ ] 将传感器置于已知温度环境
- [ ] 测量阻值并计算对应温度
- [ ] 验证温度计算值与实际温度的一致性
#### 步骤4动态测试
- [ ] 快速改变环境温度
- [ ] 观察阻值变化响应时间
- [ ] 验证响应时间是否正常(<30秒
## 应用场景
### 1. 室内温度检测
- **传感器位置**室内机回风口
- **检测范围**16°C ~ 31°C
- **精度要求**:±1°C
### 2. 盘管温度检测
- **传感器位置**蒸发器/冷凝器盘管
- **检测范围**-10°C ~ 40°C
- **精度要求**:±2°C
### 3. 室外温度检测
- **传感器位置**室外机
- **检测范围**-40°C ~ 40°C
- **精度要求**:±2°C
### 4. 电加热控制
- **传感器位置**电加热器附近
- **检测范围**20°C ~ 40°C
- **精度要求**:±1°C
## 维护建议
### 1. 定期检查
- **检查周期**每年一次
- **检查项目**阻值测量温度验证
- **记录要求**建立传感器档案
### 2. 更换标准
- **阻值偏差**超出标准值±10%
- **响应时间**超过30秒
- **外观损坏**明显物理损伤
### 3. 校准方法
- **校准工具**标准温度计恒温箱
- **校准点**0°C25°C40°C
- **校准周期**每2年一次
---
## 🔗 相关链接
- [[月兔直流变频内机功能说明书|返回主目录]]
- [[基础配置/基本功能概述|基本功能概述]]
- [[检测与维护/故障处理|故障处理]]
---
> [!tip] 使用提示
> - 测量前确保传感器处于稳定温度环境
> - 阻值测量时避免人体接触影响
> - 故障诊断时结合系统运行状态综合判断

View File

@ -1,65 +1,65 @@
# 二十三、能力测试
> [!info] 模块说明
> 本模块介绍能力测试模式和参数。
## 基本功能
### 进入方式
使用测试遥控器代码00-001~014进入相应的能力测试
### 进入状态
- 进入能力测试时蜂鸣器短鸣六声
- 左右扫风的风档回到居中位置
- 风速按下表中进行
### 风速控制
- 室内风机风速可使用测试遥控器修改
- 使用指令45---代码值
- 室内风机风速在不断电情况跟随修改后的风速
- 断电重启后恢复如下表所列相关风速
### 退出方式
1. **面板任意按键信号**
2. **遥控器任意按键信号**
3. **测试遥控器代码00---000**
4. **故障退出**进入测试模式后有故障E6则退出测试模式返回到相应的正常制冷或制热模式并显示故障代码
### 能力测试模式表
| 测试内容 | 设定温度 | 室内风机风速26型 | 室内风机风速35型 | 测试遥控器代码号 | 测试遥控器代码值 |
|----------|----------|----------------------|----------------------|------------------|------------------|
| 额定制冷量 | 17°C | 1400 | 1400 | 00 | 001 |
| 额定中间制冷量 | 18°C | 1400 | 1400 | 00 | 002 |
| 低温额定制冷 | 21°C | 1400 | 1400 | 00 | 003 |
| 低温中间制冷 | 22°C | 1400 | 1400 | 00 | 004 |
| 额定最小制冷量 | 19°C | 800 | 800 | 00 | 005 |
| 额定最大制冷量 | 20°C | 1400 | 1400 | 00 | 006 |
| 25%制冷量测试 | 16°C | 1400 | 1400 | 00 | 007 |
| 低温25%制冷量测试 | 23°C | 1400 | 1400 | 00 | 014 |
| 额定制热量 | 30°C | 1400 | 1400 | 00 | 008 |
| 额定中间制热量 | 29°C | 1400 | 1400 | 00 | 009 |
| 低温制热量 | 27°C | 1400 | 1400 | 00 | 010 |
| 额定最小制热量 | 28°C | 800 | 800 | 00 | 011 |
| 额定最大制热量 | 26°C | 1400 | 1400 | 00 | 012 |
| 25%制热量测试 | 25°C | 1400 | 1400 | 00 | 013 |
| 退出测试模式 | | | | 00 | 000 |
### 特殊说明
**注**:本表内机风速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的参数表内容为准
---
## 🔗 相关链接
- [[月兔直流变频内机功能说明书|返回主目录]]
- [[自检功能|自检功能]]
- [[制冷模式|制冷模式]]
- [[制热模式|制热模式]]
---
> [!tip] 能力测试特点
> - 支持多种制冷制热测试模式
> - 可调节室内风机风速
> - 多种退出方式
# 二十三、能力测试
> [!info] 模块说明
> 本模块介绍能力测试模式和参数。
## 基本功能
### 进入方式
使用测试遥控器代码00-001~014进入相应的能力测试
### 进入状态
- 进入能力测试时蜂鸣器短鸣六声
- 左右扫风的风档回到居中位置
- 风速按下表中进行
### 风速控制
- 室内风机风速可使用测试遥控器修改
- 使用指令45---代码值
- 室内风机风速在不断电情况跟随修改后的风速
- 断电重启后恢复如下表所列相关风速
### 退出方式
1. **面板任意按键信号**
2. **遥控器任意按键信号**
3. **测试遥控器代码00---000**
4. **故障退出**进入测试模式后有故障E6则退出测试模式返回到相应的正常制冷或制热模式并显示故障代码
### 能力测试模式表
| 测试内容 | 设定温度 | 室内风机风速26型 | 室内风机风速35型 | 测试遥控器代码号 | 测试遥控器代码值 |
|----------|----------|----------------------|----------------------|------------------|------------------|
| 额定制冷量 | 17°C | 1400 | 1400 | 00 | 001 |
| 额定中间制冷量 | 18°C | 1400 | 1400 | 00 | 002 |
| 低温额定制冷 | 21°C | 1400 | 1400 | 00 | 003 |
| 低温中间制冷 | 22°C | 1400 | 1400 | 00 | 004 |
| 额定最小制冷量 | 19°C | 800 | 800 | 00 | 005 |
| 额定最大制冷量 | 20°C | 1400 | 1400 | 00 | 006 |
| 25%制冷量测试 | 16°C | 1400 | 1400 | 00 | 007 |
| 低温25%制冷量测试 | 23°C | 1400 | 1400 | 00 | 014 |
| 额定制热量 | 30°C | 1400 | 1400 | 00 | 008 |
| 额定中间制热量 | 29°C | 1400 | 1400 | 00 | 009 |
| 低温制热量 | 27°C | 1400 | 1400 | 00 | 010 |
| 额定最小制热量 | 28°C | 800 | 800 | 00 | 011 |
| 额定最大制热量 | 26°C | 1400 | 1400 | 00 | 012 |
| 25%制热量测试 | 25°C | 1400 | 1400 | 00 | 013 |
| 退出测试模式 | | | | 00 | 000 |
### 特殊说明
**注**:本表内机风速仅供参考,具体以实际的参数表内容为准
---
## 🔗 相关链接
- [[月兔直流变频内机功能说明书|返回主目录]]
- [[自检功能|自检功能]]
- [[制冷模式|制冷模式]]
- [[制热模式|制热模式]]
---
> [!tip] 能力测试特点
> - 支持多种制冷制热测试模式
> - 可调节室内风机风速
> - 多种退出方式

View File

@ -38,12 +38,12 @@
### 0.1 开关机与蜂鸣/屏显
#### 1. 功能概述
- [ ] **功能名称**:开关机蜂鸣与屏显控制
- [ ] **测试目的**:验证开机/关机蜂鸣声和屏显行为符合手册要求
- [ ]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上电,可进行开关机操作
- [x] **功能名称**:开关机蜂鸣与屏显控制 ✅ 2025-08-20
- [x] **测试目的**:验证开机/关机蜂鸣声和屏显行为符合手册要求 ✅ 2025-08-20
- [x]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上电,可进行开关机操作 ✅ 2025-08-20
#### 2. 测试设计
- [ ] **设定参数**
- [x] **设定参数** ✅ 2025-08-20
- Tr室内温度25℃
- Te室外温度30℃
- Ts设定温度26℃
@ -54,22 +54,22 @@
- 模式:制冷/送风/制热分别验证
#### 3. 测试步骤
- [ ] **步骤1**:系统上电后,使用遥控器按"开机"键,观察蜂鸣声
- [ ] **步骤2**观察开机蜂鸣声确认100ms on/300ms off的时序
- [ ] **步骤3**:系统运行制冷模式,使用遥控器按"关机"键
- [ ] **步骤4**观察关机蜂鸣声确认200ms长鸣
- [ ] **步骤5**:制冷模式下按"关机"键观察屏显熄灭时间应≤100ms
- [ ] **步骤6**:关机状态下,断开室内温度阻值连接线,观察显示屏是否显示故障码
- [x] **步骤1**:系统上电后,使用遥控器按"开机"键,观察蜂鸣声 ✅ 2025-08-20
- [x] **步骤2**观察开机蜂鸣声确认100ms on/300ms off的时序 ✅ 2025-08-20
- [x] **步骤3**:系统运行制冷模式,使用遥控器按"关机"键 ✅ 2025-08-20
- [x] **步骤4**观察关机蜂鸣声确认200ms长鸣 ✅ 2025-08-20
- [x] **步骤5**:制冷模式下按"关机"键观察屏显熄灭时间应≤100ms ✅ 2025-08-20
- [x] **步骤6**:关机状态下,断开室内温度阻值连接线,观察显示屏是否显示故障码 ✅ 2025-08-20
#### 4. 预期结果
- [ ] **结果1**开机发出正常鸣叫100ms on/300ms off
- [ ] **结果2**关机发出长鸣200ms
- [ ] **结果3**:制冷模式关机立即熄屏
- [ ] **结果4**:关机状态不显示故障码
- [x] **结果1**开机发出正常鸣叫100ms on/300ms off ✅ 2025-08-20
- [x] **结果2**关机发出长鸣200ms ✅ 2025-08-20
- [x] **结果3**:制冷模式关机立即熄屏 ✅ 2025-08-20
- [x] **结果4**:关机状态不显示故障码 ✅ 2025-08-20
#### 5. 测试方法
- [ ] **验证方式**:观察蜂鸣声、观察显示状态
- [ ] **判断标准**:蜂鸣声时长和屏显行为完全符合手册描述
- [x] **验证方式**:观察蜂鸣声、观察显示状态 ✅ 2025-08-20
- [x] **判断标准**:蜂鸣声时长和屏显行为完全符合手册描述 ✅ 2025-08-20
#### 6. 相关文档
📖 [[基础配置/基本功能概述#5、蜂鸣器]] [[基础配置/基本功能概述#4、显示灯板YTX35G]] [[运行模式/制冷模式#功能特性]]
@ -77,12 +77,12 @@
### 0.2 遥控/温设/风门记忆与范围
#### 1. 功能概述
- [ ] **功能名称**:遥控器接收距离角度、温度设定范围、风门角度控制
- [ ] **测试目的**:验证遥控器接收能力、温度设定范围、风门角度记忆功能
- [ ]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遥控器功能正常
- [x] **功能名称**:遥控器接收距离角度、温度设定范围、风门角度控制 ✅ 2025-08-20
- [x] **测试目的**:验证遥控器接收能力、温度设定范围、风门角度记忆功能 ✅ 2025-08-20
- [x]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遥控器功能正常 ✅ 2025-08-20
#### 2. 测试设计
- [ ] **设定参数**
- [x] **设定参数** ✅ 2025-08-20
- Tr室内温度25℃
- Te室外温度30℃
- Ts设定温度16℃31℃范围测试
@ -93,37 +93,40 @@
- 风门角度上下55°112°、左右22°92°
#### 3. 测试步骤
- [ ] **步骤1**在8米距离处使用遥控器发送指令在±60°角度范围内测试接收灵敏度
- [ ] **步骤2**:使用遥控器温度"+"键调节至31℃再使用"-"键调节至16℃记录可调节范围
- [ ] **步骤3**系统断电后重新上电观察导风板位置确认全关150°
- [ ] **步骤4**设置左右摆风观察最大摆幅114°回摆至57°位置
- [ ] **步骤5**运行中按关机键观察导风板多关10°后的最终位置
- [ ] **步骤6**设置角度1-5固定角关机后重新开机观察是否记忆该角度
- [x] **步骤1**在8米距离处使用遥控器发送指令在±60°角度范围内测试接收灵敏度 ✅ 2025-08-20
- [x] **步骤2**:使用遥控器温度"+"键调节至31℃再使用"-"键调节至16℃记录可调节范围 ✅ 2025-08-20
- [?] **步骤3**系统断电后重新上电观察导风板位置确认全关150°(风摆电机罢工,无法转动)
- [?] **步骤4**设置左右摆风观察最大摆幅114°回摆至57°位置(风摆电机罢工,无法转动)
- [?] **步骤5**运行中按关机键观察导风板多关10°后的最终位置(风摆电机罢工,无法转动)
- [?] **步骤6**设置角度1-5固定角关机后重新开机观察是否记忆该角度(风摆电机罢工,无法转动)
#### 4. 预期结果
- [ ] **结果1**遥控器接收距离≥8米、角度≥60°
- [ ] **结果2**温度设定范围1631℃有效
- [ ] **结果3**上电复位导风板全关150°
- [ ] **结果4**左右114°回摆57°功能正常
- [ ] **结果5**关机多关10°功能正常
- [ ] **结果6**角度1-5固定角不记忆
- [x] **结果1**遥控器接收距离≥8米、角度≥60° ✅ 2025-08-20
- [x] **结果2**温度设定范围1631℃有效 ✅ 2025-08-20
- [?] **结果3**上电复位导风板全关150°(风摆电机罢工,无法测试)
- [?] **结果4**左右114°回摆57°功能正常(风摆电机罢工,无法测试)
- [?] **结果5**关机多关10°功能正常(风摆电机罢工,无法测试)
- [?] **结果6**角度1-5固定角不记忆(风摆电机罢工,无法测试)
#### 5. 测试方法
- [ ] **验证方式**:测距/量角、观察记录、角度观察
- [ ] **判断标准**所有功能参数完全符合手册规格
- [x] **验证方式**:测距/量角、观察记录、角度观察 ✅ 2025-08-20
- [?] **判断标准**风摆电机罢工,风摆相关功能无法测试验证
#### 6. 相关文档
📖 [[基础配置/基本功能概述#3、遥控器]] [[基础配置/基本功能概述#2、风门位置]] [[基础配置/基本功能概述#技术规格]]
> [!warning] 重要问题
> **风摆电机罢工**:当前测试中发现风摆电机完全无法转动,导致所有风摆相关功能无法测试验证。此问题已记录在测试报告中,需要优先解决。
### 0.3 屏显功能与优先级
#### 1. 功能概述
- [ ] **功能名称**:屏显控制与品牌差异管理
- [ ] **测试目的**:验证不同品牌遥控器的屏显控制差异和优先级规则
- [ ]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具备不同品牌遥控器
- [x] **功能名称**:屏显控制与品牌差异管理 ✅ 2025-08-20
- [x] **测试目的**:验证不同品牌遥控器的屏显控制差异和优先级规则 ✅ 2025-08-20
- [x]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具备不同品牌遥控器 ✅ 2025-08-20
#### 2. 测试设计
- [ ] **设定参数**
- [x] **设定参数** ✅ 2025-08-20
- Tr室内温度25℃
- Te室外温度30℃
- Ts设定温度26℃
@ -134,22 +137,22 @@
- 品牌:标准/月兔、康佳/澳柯玛分别测试
#### 3. 测试步骤
- [ ] **步骤1**:使用遥控器按"屏显"键观察屏显熄灭时间应≤100ms
- [ ] **步骤2**:标准/月兔遥控器:屏显关状态下按温度"+"键,观察屏显是否立即亮起并保持
- [ ] **步骤3**:康佳/澳柯玛遥控器:屏显关状态下按温度"+"键观察亮屏5秒后自动熄屏
- [ ] **步骤4**断开室内温度阻值连接观察故障代码E4显示屏显是否优先显示故障
- [ ] **步骤5**:重新连接传感器,观察故障清除后屏显是否恢复品牌差异控制
- [x] **步骤1**:使用遥控器按"屏显"键观察屏显熄灭时间应≤100ms ✅ 2025-08-20
- [x] **步骤2**:标准/月兔遥控器:屏显关状态下按温度"+"键,观察屏显是否立即亮起并保持 ✅ 2025-08-20
- [>] **步骤3**:康佳/澳柯玛遥控器:屏显关状态下按温度"+"键观察亮屏5秒后自动熄屏(暂无对应设备)
- [x] **步骤4**断开室内温度阻值连接观察故障代码E4显示屏显是否优先显示故障 ✅ 2025-08-20
- [x] **步骤5**:重新连接传感器,观察故障清除后屏显是否恢复品牌差异控制 ✅ 2025-08-20
#### 4. 预期结果
- [ ] **结果1**:屏显关立即熄屏
- [ ] **结果2**:标准/月兔:设定变更退出屏显关
- [ ] **结果3**:康佳/澳柯玛设定变更亮屏5s后熄屏
- [ ] **结果4**:故障显示具有最高优先级
- [ ] **结果5**:故障清除后恢复品牌差异控制
- [x] **结果1**:屏显关立即熄屏 ✅ 2025-08-20
- [x] **结果2**:标准/月兔:设定变更退出屏显关 ✅ 2025-08-20
- [>] **结果3**:康佳/澳柯玛设定变更亮屏5s后熄屏(暂无对应设备)
- [x] **结果4**:故障显示具有最高优先级 ✅ 2025-08-20
- [x] **结果5**:故障清除后恢复品牌差异控制 ✅ 2025-08-20
#### 5. 测试方法
- [ ] **验证方式**:观察记录、品牌遥控器对比
- [ ] **判断标准**:按品牌差异与优先级规则执行
- [x] **验证方式**:观察记录、品牌遥控器对比 ✅ 2025-08-20
- [x] **判断标准**:按品牌差异与优先级规则执行 ✅ 2025-08-20
#### 6. 相关文档
📖 [[功能特性/屏显功能#遥控器控制]] [[功能特性/屏显功能#优先级管理]]
@ -163,81 +166,45 @@
### 1.1 进入判定过程(过程断言)
#### 1. 功能概述
- [ ] **功能名称**自动模式20秒判定过程
- [ ] **测试目的**验证进入自动模式前20s进行判定双8闪烁设定温度风速=低风
- [ ]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可进入自动模式
- [x] **功能名称**自动模式20秒判定过程 ✅ 2025-08-20
- [x] **测试目的**验证进入自动模式前20s进行判定双8闪烁设定温度风速=低风 ✅ 2025-08-20
- [x]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可进入自动模式 ✅ 2025-08-20
#### 2. 测试设计
- [ ] **设定参数**
- Tr室内温度按1.2.a当前场景值
- [x] **设定参数** ✅ 2025-08-20
- Tr室内温度按1.2当前场景值
- Te室外温度30℃
- Ts设定温度26℃
- **对应阻值**
- Te阻值7.99 kΩ30℃中心阻值
- Ts阻值9.56 kΩ26℃中心阻值
- Tr阻值根据1.2.a场景值查询温度传感器阻值表
- Tr阻值根据1.2场景值查询温度传感器阻值表
#### 3. 测试步骤
- [ ] **步骤1**:系统待机状态下,使用遥控器按"自动"键记录T0时刻
- [ ] **步骤2**:在[T0, T0+20s]期间,观察屏显"双8闪烁"现象,观察内风机转速确认低风档
- [ ] **步骤3**在T0+20s±1s时刻观察屏显是否停止闪烁并固定显示设定温度记录最终选择的运行模式
- [x] **步骤1**:系统待机状态下,使用遥控器按"自动"键记录T0时刻 ✅ 2025-08-20
- [x] **步骤2**:在[T0, T0+20s]期间,观察屏显"双8闪烁"现象,观察内风机转速确认低风档 (约 20.032s) ✅ 2025-08-20
- [x] **步骤3**在T0+20s±1s时刻观察屏显是否停止闪烁并固定显示设定温度记录最终选择的运行模式 ✅ 2025-08-20
#### 4. 预期结果
- [ ] **结果1**:在[T0, T0+20s]内风速恒为低风双8持续闪烁不得出现其他模式切换
- [ ] **结果2**在T0+20s±1s内完成定模式屏显固定随后模式保持不变见1.3
- [x] **结果1**:在[T0, T0+20s]内风速恒为低风双8持续闪烁不得出现其他模式切换 ✅ 2025-08-20
- [x] **结果2**在T0+20s±1s内完成定模式屏显固定随后模式保持不变见1.3 ✅ 2025-08-20
#### 5. 测试方法
- [ ] **验证方式**:观察记录、时间记录、风速观察
- [ ] **判断标准**严格时序控制20s内行为完全符合预期
- [x] **验证方式**:观察记录、时间记录、风速观察 ✅ 2025-08-20
- [x] **判断标准**严格时序控制20s内行为完全符合预期 ✅ 2025-08-20
#### 6. 相关文档
📖 [[运行模式/自动模式#模式选择判定]] [[运行模式/自动模式#基本功能]]
### 1.2 模式选择阈值
### 1.2 具体数值场景(进入自动)
#### 1. 功能概述
- [ ] **功能名称**:自动模式温度阈值判定
- [ ] **测试目的**:验证Tr≥26→制冷20≤Tr<26送风Tr<20制热单冷机Tr<20送风
- [ ]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可进入自动模式
- [x] **功能名称**:自动模式具体温度场景测试 ✅ 2025-08-20
- [x] **测试目的**:验证三个温度区间的具体数值场景 ✅ 2025-08-20
- [x]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可进入自动模式 ✅ 2025-08-20
#### 2. 测试设计
- [ ] **设定参数**
- Tr室内温度三段温度分别测试
- Te室外温度30
- Ts设定温度26
- **对应阻值**
- Te阻值7.99 30中心阻值
- Ts阻值9.56 26中心阻值
- Tr阻值根据三段温度分别查询温度传感器阻值表
#### 3. 测试步骤
- [ ] **步骤1**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28对应阻值8.73kΩ然后进入自动模式
- [ ] **步骤2**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23对应阻值10.47kΩ然后进入自动模式
- [ ] **步骤3**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18对应阻值13.85kΩ然后进入自动模式
- [ ] **步骤4**单冷机型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18对应阻值13.85kΩ然后进入自动模式
#### 4. 预期结果
- [ ] **结果1**Tr26应选择制冷模式
- [ ] **结果2**20Tr<26应选择送风模式
- [ ] **结果3**Tr<20应选择制热模式
- [ ] **结果4**单冷机Tr<20应选择送风模式
#### 5. 测试方法
- [ ] **验证方式**温控/NTC调节观察记录模式观察
- [ ] **判断标准**按阈值选择模式完全正确
#### 6. 相关文档
📖 [[运行模式/自动模式#温度判定规则]] [[运行模式/自动模式#基本功能]]
### 1.2.a 具体数值场景(进入自动)
#### 1. 功能概述
- [ ] **功能名称**自动模式具体温度场景测试
- [ ] **测试目的**验证三个温度区间的具体数值场景
- [ ]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可进入自动模式
#### 2. 测试设计
- [ ] **设定参数**
- [x] **设定参数** ✅ 2025-08-20
- 场景ATr=28℃Te=30℃Ts=26℃
- 场景BTr=23℃Te=30℃Ts=26℃
- 场景CTr=18℃Te=30℃Ts=26℃
@ -252,20 +219,20 @@
- 场景D13.85 kΩ18℃中心阻值
#### 3. 测试步骤
- [ ] **步骤1**场景A系统待机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28对应阻值8.73kΩ使用遥控器按"自动"观察20s后最终进入"制冷"模式
- [ ] **步骤2**场景B系统待机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23对应阻值10.47kΩ使用遥控器按"自动"观察20s后最终进入"送风"模式
- [ ] **步骤3**场景C系统待机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18对应阻值13.85kΩ使用遥控器按"自动"观察20s后最终进入"制热"模式
- [ ] **步骤4**场景D单冷机型系统待机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18对应阻值13.85kΩ使用遥控器按"自动"观察20s后最终进入"送风"模式
- [x] **步骤1**场景A系统待机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28℃对应阻值8.73kΩ,使用遥控器按"自动"键观察20s后最终进入"制冷"模式 ✅ 2025-08-20
- [x] **步骤2**场景B系统待机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23对应阻值10.47kΩ,使用遥控器按"自动"键观察20s后最终进入"送风"模式 ✅ 2025-08-20
- [x] **步骤3**场景C系统待机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18对应阻值13.85kΩ,使用遥控器按"自动"键观察20s后最终进入"制热"模式 ✅ 2025-08-20
- [>] **步骤4**场景D单冷机型系统待机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18对应阻值13.85kΩ,使用遥控器按"自动"键观察20s后最终进入"送风"模式 (暂无设备)
#### 4. 预期结果
- [ ] **结果1**Tr=28℃应进入制冷模式
- [ ] **结果2**Tr=23℃应进入送风模式
- [ ] **结果3**Tr=18℃应进入制热模式
- [ ] **结果4**单冷机Tr=18℃应进入送风模式
- [x] **结果1**Tr=28℃应进入制冷模式 ✅ 2025-08-20
- [x] **结果2**Tr=23℃应进入送风模式 ✅ 2025-08-20
- [x] **结果3**Tr=18℃应进入制热模式 ✅ 2025-08-20
- [>] **结果4**单冷机Tr=18℃应进入送风模式 (暂无设备)
#### 5. 测试方法
- [ ] **验证方式**温控调节观察记录
- [ ] **判断标准**20s后模式选择完全正确
- [x] **验证方式**:温控调节、观察记录 ✅ 2025-08-20
- [x] **判断标准**20s后模式选择完全正确 ✅ 2025-08-20
#### 6. 相关文档
📖 [[运行模式/自动模式#温度判定规则]]
@ -273,13 +240,13 @@
### 1.3 稳态保持与重判定(过程断言)
#### 1. 功能概述
- [ ] **功能名称**自动模式稳态保持与重判定
- [ ] **测试目的**验证模式选定后不随Tr变化自动切换关机或模式切换后重判
- [ ] **前置条件**完成1.2定模式为X
- [x] **功能名称**自动模式稳态保持与重判定 ✅ 2025-08-20
- [x] **测试目的**验证模式选定后不随Tr变化自动切换关机或模式切换后重判 ✅ 2025-08-20
- [x] **前置条件**完成1.2定模式为X ✅ 2025-08-20
#### 2. 测试设计
- [ ] **设定参数**
- 先按1.2.a任一场景选定模式
- [x] **设定参数** ✅ 2025-08-20
- 先按1.2任一场景选定模式
- 随后将Tr跨越其他阈值侧
- Te=30℃Ts=26℃
- **对应阻值**
@ -288,17 +255,17 @@
- Tr阻值根据跨越阈值变化查询温度传感器阻值表
#### 3. 测试步骤
- [ ] **步骤1**按1.2.a完成模式判定为X模式记录T1时刻
- [ ] **步骤2**[T1, T1+5min]期间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跨越其他阈值区间观察阻值变化监控模式是否保持为X
- [ ] **步骤3**在T2时刻使用遥控器按"关机"然后再次按"自动"观察是否重新执行20s判定过程
- [x] **步骤1**按1.2完成模式判定为X模式记录T1时刻 ✅ 2025-08-20
- [x] **步骤2**:在[T1, T1+5min]期间,使用温箱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跨越其他阈值区间观察阻值变化监控模式是否保持为X ✅ 2025-08-20
- [x] **步骤3**在T2时刻使用遥控器按"关机"键,然后再次按"自动"键,观察是否重新执行20s判定过程 ✅ 2025-08-20
#### 4. 预期结果
- [ ] **结果1**[T1, T1+5min]模式不变仅风速/设温可跟随
- [ ] **结果2**重新进入自动后必然执行20s判定并按1.2阈值选择新模式
- [x] **结果1**:在[T1, T1+5min]内,模式不变;仅风速/设温可跟随 ✅ 2025-08-20
- [x] **结果2**重新进入自动后必然执行20s判定并按1.2阈值选择新模式 ✅ 2025-08-20
#### 5. 测试方法
- [ ] **验证方式**温控调节观察记录模式观察
- [ ] **判断标准**稳态保持和重判定完全正确
- [x] **验证方式**:温控调节、观察记录、模式观察 ✅ 2025-08-20
- [x] **判断标准**稳态保持和重判定完全正确 ✅ 2025-08-20
#### 6. 相关文档
📖 [[运行模式/自动模式#功能特性]] [[运行模式/自动模式#基本功能]]
@ -306,33 +273,33 @@
### 1.5 上电/待机/切换的重新进入路径
#### 1. 功能概述
- [ ] **功能名称**自动模式不同进入路径测试
- [ ] **测试目的**验证上电后待机后他模切换后的重新进入路径
- [ ]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可进入自动模式
- [x] **功能名称**自动模式不同进入路径测试 ✅ 2025-08-20
- [x] **测试目的**验证上电后、待机后、他模切换后的重新进入路径 ✅ 2025-08-20
- [x]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可进入自动模式 ✅ 2025-08-20
#### 2. 测试设计
- [ ] **设定参数**
- Tr按1.2.a场景设置
- [x] **设定参数** ✅ 2025-08-20
- Tr按1.2场景设置
- Te=30℃
- Ts=26℃
- **对应阻值**
- Te阻值7.99 kΩ30℃中心阻值
- Ts阻值9.56 kΩ26℃中心阻值
- Tr阻值根据1.2.a场景值查询温度传感器阻值表
- Tr阻值根据1.2场景值查询温度传感器阻值表
#### 3. 测试步骤
- [ ] **步骤1**系统断电后重新上电使用遥控器按"自动"观察20s判定过程双8闪烁低风
- [ ] **步骤2**系统运行中按"关机"键进入待机然后按"自动"观察20s判定过程
- [ ] **步骤3**从制冷模式切换到自动模式观察是否重新执行20s判定过程之前选定的模式不保留
- [x] **步骤1**系统断电后重新上电使用遥控器按"自动"键观察20s判定过程双8闪烁、低风 ✅ 2025-08-20
- [x] **步骤2**系统运行中按"关机"键进入待机,然后按"自动"键观察20s判定过程 ✅ 2025-08-20
- [x] **步骤3**从制冷模式切换到自动模式观察是否重新执行20s判定过程之前选定的模式不保留 ✅ 2025-08-20
#### 4. 预期结果
- [ ] **结果1**上电后首次进入执行20s判定
- [ ] **结果2**待机后进入执行20s判定
- [ ] **结果3**他模切换后执行20s判定之前选定不保留
- [x] **结果1**上电后首次进入执行20s判定 ✅ 2025-08-20
- [x] **结果2**待机后进入执行20s判定 ✅ 2025-08-20
- [x] **结果3**他模切换后执行20s判定之前选定不保留 ✅ 2025-08-20
#### 5. 测试方法
- [ ] **验证方式**上电测试模式切换观察记录
- [ ] **判断标准**所有进入路径都执行20s判定
- [x] **验证方式**:上电测试、模式切换、观察记录 ✅ 2025-08-20
- [x] **判断标准**所有进入路径都执行20s判定 ✅ 2025-08-20
#### 6. 相关文档
📖 [[运行模式/自动模式#功能特性]]
@ -340,12 +307,12 @@
### 1.4 对应错误码/故障行为检查
#### 1. 功能概述
- [ ] **功能名称**自动模式故障处理测试
- [ ] **测试目的**验证室温Tr故障时的处理行为
- [ ]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可进入自动模式
- [x] **功能名称**自动模式故障处理测试 ✅ 2025-08-20
- [x] **测试目的**验证室温Tr故障时的处理行为 ✅ 2025-08-20
- [x] **前置条件**系统正常运行可进入自动模式 ✅ 2025-08-20
#### 2. 测试设计
- [ ] **设定参数**
- [x] **设定参数** ✅ 2025-08-20
- 进入前注入Tr=故障(开/短Te=30℃Ts=26℃
- 期望外机Tr'=29℃、中风
- 已判定后再注入Tr故障按所选模式条目核对
@ -355,17 +322,17 @@
- Tr故障时外机Tr'=29℃对应阻值8.35 kΩ29℃中心阻值
#### 3. 测试步骤
- [ ] **步骤1**进入自动模式前断开室内温度阻值连接线使用遥控器按"自动"观察20s后是否选择制冷模式用参数查询确认外机Tr=29°C观察内风机中风档
- [ ] **步骤2**已进入某模式后断开室内温度阻值连接线观察故障处理行为用参数查询确认替代温度值
- [?] **步骤1**进入自动模式前断开室内温度阻值连接线使用遥控器按"自动"键,观察20s后是否选择制冷模式用参数查询确认外机Tr=29°C观察内风机中风档
- [?] **步骤2**已进入某模式后断开室内温度阻值连接线观察故障处理行为用参数查询确认替代温度值 ✅ 2025-08-20
#### 4. 预期结果
- [ ] **结果1**进入前Tr故障20s后判定运行制冷模式向外机发送Tr=29°C内风机强制中风
- [ ] **结果2**已判定模式后出现Tr故障按相应运行模式的故障处理
- [ ] **结果3**面板显示故障代码如E4
- [?] **结果1**进入前Tr故障20s后判定运行制冷模式向外机发送Tr=29°C内风机强制中风
- [?] **结果2**已判定模式后出现Tr故障按相应运行模式的故障处理
- [x] **结果3**面板显示故障代码如E4 ✅ 2025-08-20
#### 5. 测试方法
- [ ] **验证方式**传感器断/短模拟参数查询读取行为观察验证
- [ ] **判断标准**故障处理完全符合手册描述
- [x] **验证方式**:传感器断/短模拟、参数查询读取行为观察验证 ✅ 2025-08-20
- [x] **判断标准**故障处理完全符合手册描述 ✅ 2025-08-20
#### 6. 相关文档
📖 [[运行模式/自动模式#故障处理]] [[检测与维护/故障处理#电控故障运行]]
@ -1985,7 +1952,7 @@
- Ts=26℃
#### 3. 测试步骤
- [ ] **步骤1**按1.2.a完成判定进入任一模式,观察模式状态
- [ ] **步骤1**按1.2完成判定进入任一模式,观察模式状态
- [ ] **步骤2**:使用遥控器修改设温/风速/风摆,观察设定变化
- [ ] **步骤3**:用风速仪和角度尺观察执行状态,观察显示状态
- [ ] **步骤4**使用温箱改变Tr观察阻值变化验证不自动切换模式

View File

@ -0,0 +1,137 @@
# 测试报告
## 错误记录
### 错误1风摆电机罢工
**问题描述**:风摆电机完全无法转动,导致所有风摆相关功能无法测试
**测试步骤**
1. 系统上电后观察导风板位置
2. 设置左右摆风功能
3. 设置角度1-5固定角
4. 关机后重新开机观察风摆状态
**实际结果**
- 风摆电机完全无法转动
- 导风板位置无法调整
- 左右摆风功能失效
- 角度1-5固定角功能失效
- 关机后导风板无法多关10°
**预期结果**
- 上电复位导风板全关150°
- 左右摆风最大摆幅114°回摆至57°位置
- 关机后导风板多关10°
- 角度1-5固定角不记忆
**状态**:待解决
**相关文档位置**
- 基础功能测试:`测试用例/基础功能测试.md` 0.2节
- 基本功能概述:`基础配置/基本功能概述.md`
---
### 错误2缩时功能启动失败
**问题描述**使用测试遥控器51-001自检后缩时功能没有启动
**测试步骤**
1. 使用测试遥控器51-001发送自检指令
2. 观察内机自检流程执行
3. 验证缩时功能是否生效
**实际结果**
- 自检按预期流程执行完成
- 但缩时功能未启动
- 定时功能仍按正常时速运行如定时2小时仍需要2小时
- 其他功能也按正常时速运行如防冷风4分钟仍需要4分钟
**预期结果**
- 自检完成后应立即启用缩时功能
- 定时功能应缩时60倍2小时→2分钟
- 睡眠功能应缩时60倍8小时→8分钟
- 防冷风等功能应缩时10倍4分钟→24秒
**状态**:待解决
**相关文档位置**
- 缩时功能说明:`检测与维护/缩时功能.md`
- 自检功能说明:`检测与维护/自检功能.md`
- 定时功能说明:`功能特性/定时功能.md`
- 睡眠功能说明:`功能特性/睡眠功能.md`
- 基础功能测试:`测试用例/基础功能测试.md`
---
### 错误3四通阀制热模式关机初始化异常
**问题描述**测试条件为场景CTr=18℃Te=30℃Ts=26℃四通阀在制热模式被遥控器关机后没有正确关闭初始化如果关闭前是自动模式的制热模式那么重新开机后再次进入自动模式会错误关闭四通阀
**测试步骤**
1. 使用调节室内温度阻值至18℃对应阻值13.85kΩ
2. 使用遥控器按"自动"键进入自动模式
3. 观察20s后进入制热模式确认四通阀开启
4. 使用遥控器按"关机"键关闭系统
5. 重新开机后再次进入自动模式
6. 观察四通阀状态
**实际结果**
- 场景C下自动模式正确进入制热模式
- 制热模式下四通阀正常开启
- 遥控器关机后四通阀没有正确关闭初始化
- 重新开机进入自动模式时,四通阀被错误关闭
- 系统无法正常进入制热模式
- 大约2分钟后系统自动纠正正确进入制热模式
**预期结果**
- 制热模式关机后四通阀应正确关闭
- 重新开机进入自动模式时应立即重新判断温度并正确控制四通阀
- 场景CTr<20℃)应正常进入制热模式
**状态**待解决
**相关文档位置**
- 基础功能测试`测试用例/基础功能测试.md` 1.2节场景C
- 自动模式说明`运行模式/自动模式.md`
- 制热模式说明`运行模式/制热模式.md`
---
### 错误4Tr故障时自动模式故障处理异常
**问题描述**断开室内温度阻值连接线Tr故障自动模式故障处理行为与文档描述不符系统进入了中风但没有进入制冷模式
**测试步骤**
1. 进入自动模式前断开室内温度阻值连接线
2. 使用遥控器按"自动"
3. 观察20s后的模式选择结果
4. 观察内风机档位和系统运行状态
5. 用参数查询确认外机接收的Tr值
**实际结果**
- 系统进入了中风档符合预期
- 但没有进入制冷模式与文档不符
- 系统没有按预期进入制冷模式
- 与错误3的四通阀问题可能存在关联
- 使用错误3的操作方式场景CTr=18℃Te=30℃Ts=26℃可以进入制热模式
**预期结果**根据文档
- 进入前Tr故障20s后判定运行制冷模式
- 向外机发送Tr=29°C
- 内风机强制运行中风
- 系统应正常运行制冷模式
**问题分析**
- 实际行为与文档描述的故障处理机制不符
- 可能存在Tr故障检测逻辑错误
- 或者故障处理优先级设置异常
- 与错误3的四通阀问题存在关联Tr故障时系统没有按预期进入制冷模式但使用错误3的操作方式场景CTr=18℃Te=30℃Ts=26℃可以进入制热模式
**状态**待解决
**相关文档位置**
- 基础功能测试`测试用例/基础功能测试.md` 1.4节
- 自动模式故障处理`运行模式/自动模式.md#故障处理`
- 故障处理说明`检测与维护/故障处理.md`

View File

@ -0,0 +1,668 @@
# 盈量定频分体挂机电控功能规格书
**编制**: ________
**审核**: ________
**审批**: ________
**版本号**: ________
*2023年11月22日*
## 目录
1. [[#使用条件|使用条件]]
2. [[#功能概述|功能概述]]
3. [[#通用功能说明|通用功能说明]]
4. [[#送风模式功能说明|送风模式功能说明]]
5. [[#制冷模式功能说明|制冷模式功能说明]]
6. [[#抽湿模式功能说明|抽湿模式功能说明]]
7. [[#制热模式功能说明|制热模式功能说明]]
8. [[#显示部分说明|显示部分说明]]
9. [[#其他附加功能说明|其他附加功能说明]]
10. [[#控制对象说明|控制对象说明]]
11. [[#附加功能|附加功能]]
## 一、使用条件
### 1.1 电源条件
- **A**: 单相电源: 220V, 50Hz
- **B**: 电压运行范围: 150V-264V
### 1.2 空调器使用温度条件
室内机温度控制精度: ±1℃
传感器: B (25/50) = 3470K, R25 = 5K Ω
在下述温度条件下使用空调器,能保证其正常运转。
| 运转模式 | 室外温度范围 | 室内温度要求 |
|:---------:|:------------:|:------------:|
| **制冷运转** | 0°C ~ 50°C | ≥16°C |
| **制热运转** | -15°C ~ 34°C | ≤30°C |
| **除湿运转** | 0°C ~ 50°C | >10°C |
### 1.3 电控工作环境
- 室内机电控: -7°C ~ +43°C
### 1.4 室内电机情况
室内风机为PG单脉冲电机PG风机马达调整转速精度为: ±10rpm。风速档分为: 强力、高风、中风、低风、静音五档,风摆控制使用步进电机。
### 1.5 室内风机正常工作电流: 0~1.0A
### 1.6 室外风机正常工作电流: 0~1.0A
### 1.7 四通阀正常工作电流: 0~1.0A
### 1.8 变量代号说明
- **T1**: 室内环境温度
- **T2**: 室内盘管温度
- **TS**: 室内设定温度
## 二、功能概述
### 2.1 遥控器信号接收
遥控器设定温度范围为: 16°C ~ 31°C
### 2.2 四种运行工作模式
制冷、制热、除湿、送风
### 2.3 步进电机控制风摆
根据遥控器摆风信号控制风向
### 2.4 室内风机调速控制
强力风、高风、中风、低风、静音
### 2.5 温度检测及温度传感器故障功能
### 2.6 制冷时室内蒸发器防冻结功能
### 2.7 制热时室内蒸发器高温保护功能
### 2.8 制热运转时防冷风功能
### 2.9 压缩机再启动保护功能
### 2.10 室内风机故障保护
### 2.11 定时开/定时关功能
### 2.12 故障诊断及显示功能
### 2.13 其他附加功能
## 三、通用功能说明
所谓通用保护功能,即所有模式下均有效的保护功能,其它仅在某种特定模式下才起作用的保护功能则在相应模式中说明。
### 3.1 温度传感器故障处理
#### (1) 室内温度传感器故障
- **故障代码**: E1
- **显示**: 开机显示故障代码E1关机不显示故障代码
- **处理方式**:
- 制冷模式: 默认TS = 26°C
- 制热模式: 默认TS = 22°C
- 送风模式: 默认TS = 26°C
- 除湿模式: 默认TS = 20°C
#### (2) 室内盘管温度传感器故障
- **故障代码**: E2
- **显示**: 开机显示故障代码E2关机不显示故障代码
- **处理方式**:
- 制冷模式: 外机连续运行20min后停5min
- 制热模式: 停整机
- 除湿模式: 外机连续运行5min后停5min
#### (3) 室内温度传感器和室内盘管温度传感器同时故障
- **故障代码**: E1和E2交替显示
- **显示**: 开机交替显示故障代码E1和E2关机不显示故障代码
- **处理方式**:
- 制冷模式: 默认TS = 26°C外机连续运行20min后停5min
- 制热模式: 停整机
- 送风模式: 默认TS = 26°C
- 除湿模式: 外机连续运行5min后停5min
### 3.2 室内风机速度失控保护功能
当室内风机的速度连续30秒太高(高于3000RPM)或太低(低于300RPM)时说明室内风机速度失控。上电后开始计时在4分钟内PG反馈故障检测时间为15秒4分钟后恢复为30秒方便流水线检测同时也不影响用户的使用。
当室内风机持续30秒无反馈信号时按正常顺序关机整机锁定进入待机状态室内数码管闪烁显示对应的故障代码(E6)。报E6故障后用遥控器切换运行模式不可恢复关机再开机可恢复不用重新上电。
### 3.3 过零信号故障
当室内持续10秒过零信号异常室内数码管闪烁显示对应的故障代码(Er),内风机全速运行,整机不停,过零信号恢复正常后故障清除。
## 四、送风模式功能说明
### 4.1 基本功能
开机进入送风模式或切换模式进入送风模式默认设定温度TS = 24°C送风模式显示室内环境温度最小显示-9°C。
### 4.2 室外机控制
送风模式下,室外机停止运行,风门控制规律与制冷模式相同。
### 4.3 室内风速设置
可通过遥控器设置风速有静音、低风、中风、高风、强力、自动风6种选择。强力、高、中、低、静音风设定后不随TS和T1变化而变化。自动风的控制如下:
![[Pasted image 20250822091551.png]]
## 五、制冷模式功能说明
### 5.1 四通阀控制
制冷模式下四通阀关。参看控制对象说明。
### 5.2 压缩机和室外风机控制规则
制冷模式下压缩机和室外风机控制规则如下:
![[Pasted image 20250822092133.png]]
1) 当 T1 ≤ TS-2 时压缩机关闭10s后外风机关闭;
2) 当 T1 ≥ TS+1 时外风机开启2s后压缩机开启。
### 5.3 室内风速设置
制冷模式下室内风速设置:
可通过遥控器设置风速有静音、低风、中风、高风、强力、自动风6种选择。静音、低风、中风、高风、强力设定后不随TS和T1变化而变化。自动风的控制如下:
![[Pasted image 20250822092127.png]]
### 5.4 室内蒸发器防冻结保护
制冷模式下室内蒸发器防冻结保护:
![[Pasted image 20250822092120.png]]
- **进入保护条件**: 若连续3分钟 T2 ≤ 0°C则进入保护
- **保护动作**: 压缩机和外风机关,室内风机按设定风速运行
- **退出保护条件**: 若 T2 > 5°C退出保护
## 六、抽湿模式功能说明
### 6.1 四通阀控制
抽湿模式下四通阀关。参看控制对象说明。
### 6.2 室内风机控制
抽湿模式下,室内风机风速随压缩机的开关状态变化:
- 压缩机开,则内风机以低风工作
- 压缩机关,则内风机以微风工作
### 6.3 压缩机及室内、外风机动作规则
抽湿模式下,压缩机及室内、外风机的动作规则:
- 压缩机与外风机开室内风机低风开5分钟
- 然后压缩机与外风机关室内风机微风开5分钟
- 如此循环
### 6.4 室温过低保护
抽湿过程中若T1 ≤ 10°C时则压缩机和外风机停止工作室内风机变为微风T1 ≥ 13°C时恢复正常抽湿运转。
### 6.5 防冻结功能
抽湿模式下室内热交换器防冻结功能同制冷模式见5.4。在防冻结保护下,室内风机以微风工作。当退出防冻结保护时,恢复正常抽湿运转。
**说明**: 若制热模式转为抽湿时压缩机为开启状态则压缩机与外风机先关闭室内风机开微风5分钟后按6.3抽湿模式下动作规则控制。
**注**: 制冷模式下外风机和压缩机的开停顺序同样适用于抽湿模式
## 七、制热模式功能说明
### 7.1 四通阀控制
制热模式下四通阀一般为开,但除霜过程中关。
### 7.2 压缩机动作条件
制热模式下压缩机动作条件:
![[Pasted image 20250822091701.png]]
当 T1 ≥ TS+5°C时压缩机关外风机延时10s关。
### 7.3 制热时室内风速控制
#### 7.3.1 制热模式下室内风速设置
可通过遥控器设置风速有静音、低风、中风、高风、强力、自动风6种选择。静音、高、中、低风、强力设定后不随TS和T1变化而变化。自动风的控制如下:
![[Pasted image 20250822092101.png]]
7.3.2防冷风功能
进入除霜时电加热停止后吹30S余热然后强制停内风机不管内盘温度。
1) 进入制热模式压缩机未开启状态下内风机初始风速按温度上升时的温度点来判断2min内按图5运行2min后则强制停内风机;
2) 压机开启后4分钟内按图5执行4分钟后按表1执行: T1、T2、T3等号向上取; T4、T5、T6等号向下取。期间若IPT温度没有使风速达到设定风速此时开启摆风则不摆风待IPT温度达到条件风速到设定风摆风开启。
![[Pasted image 20250822092053.png]]
**图5 制热压机开启后前4分钟图**
3) 压机关闭后按图5吹余热后停内风机。
| IPT温度条件 | 内风机状态 | 说明 |
|:------------:|:----------:|:----:|
| **IPT < 5°C** | 停内风机 | 防冷风保护 |
| **IPT ≥ 5°C** | 按设定风速 | 正常运行 |
| **5°C ≤ IPT ≤ 25°C** | 不变 | 保持当前状态 |
**17.1.4.2** 当内风机处于防冷风微风或者低速风运行时电加热开启后风门立即退出H位转入正常风门角度运行设定风。电加热关闭后内风机再以微风或者低速风运行风门相应回到H位置。
#### 7.3.3 内风机吹余热功能
**制热模式运转过程中**压缩机停止(不包括化霜)后,内风机按防冷风区间(下降曲线)运行,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内风机停止:
- ① T2 < 5°C
- T2 5°C且内风机运行超过120秒(从压缩机停止时刻开始计时)
**制热模式关机时**
内风机按防冷风区间(下降曲线)运行当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内风机停止:
- T2 < 5°C
- T2 5°C且内风机运行超过30秒
### 7.4 辅助电加热功能
电辅热的开启或关闭根据以下规则确定:
#### 1. 开启必要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7个条件)
- a) 制热模式运行
- b) 压缩机开且已连续运行10秒以上
- c) 室内风机正常运行15秒以上
- d) T2 < 46°C
- e) T1 < 29°C
- f) 接收到遥控器打开电加热指令
- g) 辅助电加热关闭超过60s
#### 2. 关闭充分条件(只需满足一个条件)
- a) 非制热模式运行
- b) 压缩机关或连续开启时间未足10秒
- c) 内风机关或内风机转微风
- d) 持续5秒T2 > 53°C立即关
- e) T1 ≥ 33°C
- f) 接收到遥控器关闭电加热指令
#### 3. 吹余热功能
辅助电加热启动后若室内风机需要停止则在辅助电加热关闭后室内风机维持低速运转20s20s后按设定状态执行。
### 7.5 制热模式下的室内蒸发器高温保护
![[Pasted image 20250822092010.png]]
- **进入压缩机关保护**: 当 T2 > TE3 (EE参数60°C)时
- **退出压缩机关保护**: 当 T2 ≤ TE5 (EE参数48°C)时
- **进入外风机关保护**: 当 T2 > TE4 (EE参数55°C)时
- **退出外风机关保护**: 当 T2 ≤ TE5 (EE参数48°C)时
### 7.6 除霜功能
#### 1) 除霜过程信号处理
除霜过程中收到模式切换(切换为非制热模式,室外机继续除霜,室内风机可以开启)、切换为制热或自感制热,除霜状态不变;除霜时收到经济、强力、电加热、温度调节时,蜂鸣器马上响应,其他操作要等到除霜结束后再执行;
除霜过程中收到开、关机马上进行响应。
除霜过程中强制关电加热、停内风机。风摆处于防冷风角度。但在除霜前如开启了电加热仍有吹余热功能。
#### 2) 除霜进入和退出方案
E方默认强制使用方案一智能除霜; 可通过E方参数改为: 除霜方案由硬件实时选择判断
##### 方案一: 断开OPT时为此方案(检测口拉到地)
**进入除霜条件**: 条件1~条件3满足任意一个即进入除霜
**条件1**: 如图3所示:
**定义**:
- IPTmax—从制热运行6min(压缩机连续运行)后,检测到的室内管温最高点
- IPT1—IPT1=IPTmax-△IPT室内管温最高点IPTmax下降大于等于△IPT(6°C)时的管温
- △t—从IPTmax到IPT1时所需的时间(t2-t1)
**以下都须满足**:
- a) IPT1满足IPT1 ≤ IPTmax-△IPT
- b) t5 ≥ 50min(运行时间t5大于等于50min(压缩机累计运行)t5移动也可以小于t1)
- c) IPT < 42°C并持续2min
按条件1进入除霜首次进入设定除霜时间为F(8min);运行1个除霜周期后开始对除霜时间进行判断和调整:
![[Pasted image 20250822091846.png]]
**图3 除霜进入条件**
D = 上周期(Δt0) 本周期(Δt1)
- 如果D 4min则上周期除霜时间+2min作为本次除霜时间
- 如果D -10min则上周期除霜时间-1min作为本次除霜时间
- 如果-10min < D < 4min则除霜时间不变
**除霜时间**: 最大F+G(8+4)min最小F-2min
**条件2**: 在制热压机运行6min后开始检测室内管温最高点当管温由最高点下降大于等于6度且压机运行时间大于等于120min(压缩机累计运行)且室内管温小于55°C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并持续2min后进入除霜按条件2进入除霜设定除霜时间为8min
**条件3**: 压缩机连续运行20min后室内管温出现过低于(条件3进入除霜盘管最大温度)23°C并且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并符合以下条件: 与上次除霜完毕的时间间隔大于等于50min(重新上电开机则默认与上次除霜时间间隔大于50min): 可进入除霜设定除霜时间为10min
##### 方案二: 短接OPT时为此方案(检测口拉到Vcc)
压机运行45min(压缩机累计运行)若室内管温连续2min小于40度进入除霜除霜时间为定时除霜时间(10min)否则压机运行120min(压缩机累计运行)进入除霜除霜时间为10min
##### 方案三: 有OPT室外热敏电阻除霜时为此方案
在制热运行时压缩机运转满45min(压缩机累计运行)当室外机热交换器温度持续3min E°C(-4°C)进入除霜状态除霜时间为10min
#### 3) 除霜退出条件
**方案一、方案二的退出条件**: 满足以下任意一条退出除霜
- a) 除霜时间到
- b) 出现室内管温IPT自最低点上升达15°C(20个AD)以上且除霜时间大于3分钟
**注**: 所有温度判断的前提: 在压缩机为运行的状态下除霜过程中及除霜结束后2分钟内检测到内盘温度传感器异常不报警。(如E方参数选择显示环境温度除霜过程中及除霜结束后2分钟内室内温度显示保持除霜前状态当前E方参数: 选择显示设定温度)
#### 4) 除霜过程如图3所示
风摆运转到防冷风H角度
![[Pasted image 20250822092413.png]]
## 九、显示部分功能说明
整体显示效果图(全白显示)可根据需求选配相应显示屏:
![[Pasted image 20250822092426.png]]
**显示屏一**
![[Pasted image 20250822092432.png]]
**显示屏二**
### 9.1 图案定义
| 图案 | 点亮条件 | 状态说明 |
|:------:|:----------|:----------|
| **电源符号** | 开机后此符号熄灭待机状态下点亮 | 电源状态指示 |
| **定时符号** | 1设置定时开关机后点亮<br>2、设置睡眠后点亮 | 定时功能指示 |
| **加热符号** | 辅助电加热开启后点亮,辅助电加热关闭后熄灭 | 电加热状态指示 |
| **数字显示区** | 1、固定显示设定温度<br>2、闪烁(0.5秒亮0.5秒灭)显示故障代码、dF | 主要信息显示 |
### 9.2 故障代码显示表
| 故障类型 | 故障代码 | 故障描述 |
|:----------:|:----------:|:----------|
| **过零故障** | Er | 过零信号异常 |
| **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故障** | E1 | 环境温度传感器异常 |
| **室内盘管温度传感器故障** | E2 | 盘管温度传感器异常 |
| **室内风机故障** | E6 | 室内风机运行异常 |
出现故障时闪烁显示故障代码0.5秒亮0.5秒灭。同时存在多个故障时按Er→E1→E2→E6的顺序轮流闪烁显示每个故障代码闪烁显示5次后再显示下一个故障代码故障代码开机显示关机则不显示。
#### 9.2.1 首次上电显示代码定义
| 代码 | 对应箱体 | 机型规格 |
|:------:|:----------|:----------|
| **10** | 800 B 箱体 35 机风速 | KFR-35 G/S 1 (840-01)+5 |
| **09** | 840 A 箱体 35 机风速 | KFR-35 G/C 1 (840-01)+5 |
| **08** | 718 箱体 26 机风速 | KFR-26 G/C 1 (718-01)+5 |
#### 9.2.2 显示控制功能
- 2、显示屏在未接收到新的遥控指令10S后半亮显示。
- 3、双八数码管在接收到睡眠遥控指令10S后关闭显示。
- 4、发送"屏显"指令控制显示屏亮; 再次发送"屏显"指令控制显示屏立即灭(在"屏显"灭指令状态下再次发送其他遥控数据显示屏立即亮5秒后灭)。
## 十、其他附加功能说明
### 10.1 睡眠模式
#### (1) 制冷睡眠
- A) 室内风机转低风运行
- B) 制冷睡眠1小时后空调器自动将设定温度升高1°C再过1小时后设定温度再升高1°C然后按此设定温度运行运行8小时后关机进入待机状态关机时蜂鸣器不提示。
#### (2) 制热睡眠
- A) 室内风机转低风运行
- B) 制热睡眠1小时后空调器自动将设定温度降低2°C再过1小时后设定温度再降低2°C然后按此设定温度运行运行8小时后关机进入待机状态关机时蜂鸣器不提示。
#### (3) 送风睡眠
- A) 室内风机转低风运行
- B) 设定温度保持不变运行8小时后关机进入待机状态关机时蜂鸣器不提示。
#### (4) 抽湿睡眠
- A) 室内风机按6.2运行
- B) 设定温度保持不变运行8小时后关机进入待机状态关机时蜂鸣器不提示。
#### (5) 自动模式下的睡眠
选定模式后按以上各模式运行。
#### (6) 睡眠设置
睡眠设置10秒后关闭显示板上的设定温度显示
### 10.2 经济模式
在制冷或制热模式下,接收到遥控器"经济"指令后设定温度ST在逻辑判断时按遥控器设定温度加2°C(制冷)或减2°C(制热)进行判断,显示时按遥控器设定温度进行显示。接收到遥控器取消"经济"指令后,退出经济模式。
### 10.3 定时功能
#### (1) 定时开机
定时开机一旦设定,定时符号点亮,开始计时,同时空调机立即关机; 定时时间到开机,开机符号点亮; 定时开机功能清除,定时符号熄灭。
#### (2) 定时关机
定时关机一旦设定,定时符号点亮,在到达关机时间之前,空调按正常情况运行,到达关机时间则空调立即按正常顺序关机。
#### (3) 睡眠、定时关同时设置说明
定时关机时间在睡眠关机时间前面时,定时关时间到达后立即关机; 定时关机时间在睡眠关机时间后面时睡眠8小时到达后显示板显示的设定温度为调整后的设定温度风速为低风等定时关机时间到达后才关机。
**注**: 在到达定时开机或定时关机时,蜂鸣器不提示。
### 10.4 掉电记忆功能(选配)
#### (1) 掉电后来电
掉电后来电15秒内无任何操作恢复运行模式、风速、设定温度、风门位置、定时方式、定时时间定时运行状态掉电后来电恢复定时方式和定时时间不计掉电时间按原方式运行。
#### (2) 掉电后来电15秒内有遥控操作
则按当前操作执行。
#### (3) 掉电再次上电
压缩机要延时三分钟。
### 10.5 应急运转功能
#### (1) 待机时按应急开关操作
待机时按应急开关按以下顺序操作: 如果1秒内按按键1次1秒后显示0C并进入强制制冷模式; 再次按按键显示0H并进入强制制热运行模式再次按按键显示OF后关机依次以制冷、制热、关机循环切换: 按强制键切换模式时蜂鸣器响一声。
#### (2) 强制运行模式
强制运行模式以制冷、制热、关机顺序切换数码管对应依次显示0C、0H 5秒钟之后转化为正常设定温度显示。应急运行的前30min按选定的模式强制运行(制冷时ST温度=回风温度-1制热时ST温度=回风温度+1灯板显示: 如果是制热模式ST≤23则显示23ST≥31则显示3123≤16则显示16ST≥23则显示2316<23则显示ST。)室内风机转速为高速导风板为摆动状态; 30min后选定模式不变设定温度为23°C室内风机转速为自动转速导风板为摆动状态单冷第二次按应急键关机
#### (3) 应急运行保护
应急运行中故障保护除霜操作及防冷风有效
#### (4) 应急运行退出
应急运行中若接收到遥控器有效信号则退出应急运行执行遥控器设定操作若长按应急键3秒钟则退出强制运行并关机在正常开机运行中可按应急键强制关机
### 10.6 自动显示转速功能(需要相应的遥控器)
#### (1) 进入方式
遥控器关机状态下长按"灯光"键3秒钟数码管回显PG电机转速值
#### (2) 显示方式
两位数码管显示转速的千位数和百位数1秒钟再显示转速的十位数和个位数1秒钟灭一秒钟如此循环
#### (3) 退出方式
再长按"灯光"键3秒钟退出此状态或按别的遥控键按遥控信号运行显示
**示例**: 转速=789 rpm循环显示"7"一秒钟再显示"89"一秒钟灭一秒钟首位是零不显示
## 十一、控制对象说明
### 11.1 压缩机开启保护
压缩机开启保护按下列情况处理:
1. 首次上电开机满足压缩机开的条件时压缩机立即启动
2. 压缩机停机后再启动需延时3分钟强制制冷除外
3. 压缩机启动后3分钟内不停机关机或故障保护除外
4. 制冷抽湿与制热相互转换时压缩机应先停机
### 11.2 四通阀控制
1. 正常制热时四通阀开启后始终得电
2. 制冷或除湿转制热时压缩机停四通阀在压缩机停2分钟后开启
3. 制热转制冷或除湿时或关机时压缩机停四通阀在压缩机停2分钟后关闭
### 11.3 外风机控制
外风机一般随压缩机开关而开关但制热模式有例外例外情况包括:
1. 化霜过程中
2. 化霜结束动作中
3. 蒸发器高温保护(外风机保护而压缩机未保护)
### 11.4 风门控制
![[Pasted image 20250822092448.png]]
**导风角度**
#### 11.4.1 可设定为自动摆、手动定位两种方式
#### 11.4.2 分体机上下导风电机控制
采用步进电机控制横向风板根据导风命令进行开停控制
上电时将导风板复位: 以风摆任意角度到全关闭角度B(110+15度补偿)关闭导风板复位过程中如有开机指令则执行开机指令打开导风板
开机时从风摆关闭角度B运行到初始角度或防冷风角度然后处理遥控摆动指令
#### 11.4.3 风叶运行与室内风机同步
空调开关机时风叶摆速为11°/Sec运行时为3°/Sec
| 参数类型 | 800 B 非标定频 | 840 A 非标定频 | 718 非标定频 | 单位 |
|:----------:|:----------------:|:----------------:|:----------------:|:-----:|
| **风速档位** | | | | rpm |
| 强力 | 1100 | 1200 | 1150 | |
| | 1000 | 1050 | 1050 | |
| | 900 | 950 | 950 | |
| | 800 | 850 | 850 | |
| 静音 | 750 | 800 | 800 | |
| **角度参数** | | | | |
| 制冷初始角 | 50 | 55 | 55 | |
| 制冷扫风范围 | 25-65 | 30-70 | 30-70 | |
| 制热初始角 | 20 | 20 | 20 | |
| 制热扫风范围 | 20-60 | 20-60 | 20-60 | |
| 防冷风角 | 80 | 80 | 80 | |
| 复位角 | 112 | 110 | 110 | |
| 防直吹角 | 65 | 70 | 70 | |
## 十二、附加功能
### 12.1 点检功能
**进入方式**: 在正常运行模式下如果1秒内按主控板按键3次进入点检模式
**退出方式**: 在点检模式下连续按住主控板按键3秒钟退出点检模式
**处理方式**: 在点检模式下再按主控板按键查询对应的点检参数点检参数表对应如下:
| 序号 | 显示内容 | 数值范围 | 说明 |
|:------:|:----------|:----------|:----------|
| **0** | 压缩机运行频率 | 实际值 | 实时运行频率 |
| **1** | 内机设定运行模式 | 0关机1制冷2制热3除湿4送风5自动 | 当前设定模式 |
| **2** | 内机实际运行模式 | 0关机1制冷2制热3除湿4送风 | 实际运行状态 |
| **3** | 设定温度 | 摄氏度 | 温度设定值 |
| **4** | 内风机设定运行模式 | 0停1低2中3高4自动 | 风机设定状态 |
| **5** | 内风机实际运行模式 | 0停1微2低3中4高5强 | 风机实际状态 |
| **6** | 风机实际风速 | PG电机按实际值/100显示<br>继电器0停、1微、2低、3中、4高、5强 | 风速运行状态 |
| **7** | 室内环境温度 | 摄氏度 | 实时环境温度 |
| **8** | 室内盘管温度 | 摄氏度 | 实时盘管温度 |
| **9** | 四通阀状态 | 0断开、1闭合 | 四通阀工作状态 |
| **10** | 外风机状态 | 0断开、1闭合 | 外风机工作状态 |
| **11** | 电辅热继电器L状态 | 0断开、1闭合 | 电辅热L相状态 |
| **12** | 电辅热继电器N状态 | 0断开、1闭合 | 电辅热N相状态 |
| **13** | 健康功能继电器状态 | 0断开、1闭合 | 健康功能状态 |
| **14** | 室外电源控制继电器状态(压机) | 0断开、1闭合 | 压缩机电源状态 |
| **15** | 机型显示 | “23”机、“26”机、“28”机、“32”机、<br>“35”机、“50”机、“70”机、“80”机 |
| **16** | 冷、暖机型 | 0冷暖机、1单冷机 | 机型类型标识 |
### 12.2 通过应急开关进入自检
**进入、退出方式**: 在上电5秒前如果1秒内按应急开关键2次1秒后进入自检模式上电5秒后按键将不进自检。自检8秒强制退出自检模式。(温度RT和IPT接5K电阻对应温度25°C如实际传感器温度大于25±3°C时报相应故障)
**自检模式下的处理**:
数码管先显示400毫秒"11"、摄氏度灯再显示400毫秒"22"、定时灯然后再显示400毫秒"33"、电辅热灯之后再显示400毫秒"44"、电源灯然后数码管全亮400毫秒、然后显示软件版本20之后有故障显示故障代码无故障则8秒后显示通过(PA)。
**继电器控制**: 进入自检后内风机开启,电加热、压缩机、四通阀、外风机控制继电器依次动作(闭合400ms后断开); 步进电机A、B、C、D依次输出高电平。自检期间同时出现多个故障时则报优先级高的报如下故障代码。
1. 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故障: E1
2. 室内盘管温度传感器故障: E2
3. 过零故障: Er
4. 内风机反馈故障: E6
以上操作在8秒内完成。数码管显示PA表示自检通过。
### 12.3 通过自检遥控器进入自检
#### 1、进入方式
上电后5秒内用自检遥控器按任意一个按键(能正常发码),进入客户整机自检功能。
#### 2、退出方式
进入整机自检功能后自检11秒后无故障则退出整机自检功能转入送风模式设置风速为高风导风板上下摇摆。
#### 3、整机自检功能的过程
##### (1) 显示
数码管依次显示1秒"11"、——显示1秒"22"、——显示1秒"33"、——显示1秒"44"、——显示全关0.5秒——显示1秒室内环境温度、——显示全关0.5秒——显示1秒室内盘管温度——显示全关0.5秒——显示软件版本号(20);
自检过程中如无故障则最后显示PA退出整机自检转入正常送风模式高风运行导风板正常上下摆; 如有故障,则显示故障代码。
##### (2) 输出控制
一进入整机自检功能,导风板快速关闭找零,找完零后导风板快速进行上下摇摆; 一进入整机自检功能电辅热继电器开启0.5秒后四通阀继电器开启再0.5秒后外风机继电器开启再0.5秒后压缩机继电器开启之后全部继电器维持开启状态3.5秒,最后所有继电器断开; 一进入整机自检功能启动内风机如果持续8秒检测到内风机运转异常则报内风机故障如果无故障第10S显示PA。
自检过程中如无故障,则内风机保持运行状态,转入送风模式,进行高风运行,导风板进行正常上下摇摆,如有故障,则内风机停止运行,导风板停止摆动,显示屏显示故障码。
##### 4、整机自检期间故障代码
整机自检期间若同时出现多个故障则报优先级高的,报如下故障代码:
- (1) 室内环境温度传感器故障: E1
- (2) 室内盘管温度传感器故障: E2
- (3) 过零故障: Er
- (4) 内风机故障: E6
**优先级**: 按序号1优先级最高、4优先级最低
**备注**:
- (1) 整个自检过程大约需要11秒
- (2) 自检过程中,再按遥控器无反应
- (3) 自检完成后,可以用自检遥控器进行正常操作
#### 4、客户整机强制运行功能
##### (1) 进入方式
上电四分钟内,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则进入强制运行模式:
- ①上电前5秒收到自检遥控器指令运行了整机自检功能在退出客户整机自检功能后再次收到自检遥控器或者常规遥控器开机指令则进入强制运行模式。
- ②上电前5秒未收到自检遥控器指令未运行整机自检功能则在上电5秒之后收到自检遥控器开机指令则进入强制运行模式。
##### (2) 运行过程
根据收到的自检遥控器或者常规指令强制运行相应模式:
- ①当收到制冷开机指令则外风机打开2秒后压缩机开风速和摆风按实际指令运行。
- ②当收到制热开机指令则四通阀、外风机打开2秒后压缩机开内风机立即开无防冷风如果开启了电辅热功能则在压缩机开启1秒内电辅热开启风速和摆风按实际指令运行。
**注**: 强制运行模式压缩机无3分钟延迟保护可以立即开无防冷风。
##### (3) 退出方式
4分钟时间到退出强制运行功能转入正常运行。
### 12.4 自动清洁功能
自动清洁功能作为一种特殊功能,只能在遥控关机的状态下才可以使用(遥控关机的状态下按"Z"键),只要用户选择此功能时,整机程序设定的模式自动运行,运行完自动清洁功能后整机按遥控器要求运行(关机或定时开机)。
#### 1、三种模式依次运行
三种模式(制冷、制热、通风)依次运行(单冷机型仅以制冷和通风运行),导风门均停在非制热开机默认位置(制冷初始角度),内风机一直以微弱风(内机为抽头电机的按低风速)运行。
##### (1) 制冷模式
进入清洁时若四通阀得电则在压缩机关闭2分钟后四通阀掉电压缩机满足3分钟保护停机后重新开启制冷模式最长运行时间为15分钟(压缩机启动后开始计时),制冷运行有防过冷保护功能(当内盘管温度≤-10°C持续10秒且压缩机持续运行5分钟以上); 如果制冷运行时间已经有15分钟或者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防过冷保护时压缩机关闭压缩机满足3分钟保护停机后开启四通阀再过5秒后压缩机开启切换到制热模式运行。
##### (2) 制热模式
制热模式最长运行10分钟(压缩机启动后开始计时),制热运行有防过热保护功能(当内盘管温度≥57°C且连续1秒); 如果制热运行时间已经有10分钟或者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防过热保护时直接关闭压缩机切换到通风模式。
##### (3) 通风模式
通风模式运行时间为10分钟通风模式中四通阀在压缩机关闭2分钟后掉电; 如果通风时间已经到10分钟则整机按遥控器要求运行(关机或定时开机)。
#### 2、制热模式中电加热不允许投入运行
#### 3、清洁与定时开机优先级
如果同时有"清洁"和"定时开机"状态信息时且"定时开机"的动作时间在"清洁"功能运行期间,优先执行"清洁"功能,执行完"清洁"功能再执行"定时开机"功能。
#### 4、清洁过程中遥控操作
如果"清洁"运行过程中用户用遥控器执行开机操作或退出自清洁操作,则立即按遥控器状态要求运行。
#### 5、清洁功能显示
运行"清洁"功能时,数码管显示"CL"。
**注**: 在自清洁运行过程中,按强制键,则直接退出自清洁功能,整机处于待机状态; 在自清洁运行过程中出现IPT故障则直接退出自清洁功能整机处于待机状态。